EN

人民网:瞄准自动驾驶视觉感知更高算法 扎根张江的海归团队“魔视智能”

2019-05-28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5月28日电(韩庆)  未来城市空中,无人驾驶车辆川流不息;宇宙船控制舱内,按下监控键后周边信息一览无余……很多人热衷科幻电影,虞正华也不例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电影就是“星球大战”。不过,让虞正华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的事业也会跟科幻片一样。“以前人机交互,现在都实现了。”


2015年,虞正华与团队在上海创立魔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魔视智能/MOTOVIS),专注于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2017年10月魔视智能获澜亭资本、凯旋创投A轮投资,2018年11月获睿鲸资本A+轮投资。


5月,在张江高新企业集聚的园区里,绿树掩映下,一栋不起眼的小楼内,“魔视智能”的最核心团队正忙碌不已。


短短几年,魔视智能已是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领域实现嵌入式产品化的领跑者,并在澳大利亚设有先进算法研究院,在深圳设有业务和客户支持中心。


埋头研发  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微信图片_20190528172055.jpg

国际权威算法评测Cityscapes 魔智算法检测画面截图


智能驾驶是一套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复杂系统,感知能力是智能驾驶的基础,视觉感知作为感知中重要的手段,其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


国外起步较早,视觉感知核心计算平台目前市场上存在垄断局面,以色列的Mobileye公司占据了约75%的市场份额(17年3月,英特尔以153亿美元价格收购Mobileye)。


前期,该核心技术主要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的车厂及一级供应商面临着国外公司支持不到位、收费高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找国内供应商。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虞正华的团队从深度学习技术刚兴起就投入研究,取得了很多算法上的成果。不过,要想在人工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一席之地,也绝非易事。


2015年,虞正华就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路线来做汽车自动驾驶。不过,最先面对的是行业的将信将疑。


深度学习是黑盒子,基本原理是一个多层的神经网络,有很多神经元,组合达到一个视觉系统感知系统目的。传统方法已积累了多年,对于新技术路线,国内一些专家惯性认为这个“不行”。


同时,还有一种质疑来自国外。深度学习本身需要比较强的芯片平台,当时可选的芯片很少,虞正华当时决定走FPGA的路线,全部用芯片设计语言来做,开发门槛比较高。接触的不少国外公司也试探性的提出疑问,新的方法新的芯片平台,能做出来吗?


争口气!有一年多时间,团队埋头研发,不做市场宣传,不做客户推广。3年里,终于完成国内第一套采用高性能FPGA芯片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规级ADAS产品。


可以分辨不同类型和任意角度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多种姿态成人、骑行者等;白色、黄色、虚线、实线等不同组合车道线;车辆的可行驶区域;交通标识等目标信息。同时可以精准获取每个目标的像素级的轮廓等几何信息……这套产品,采用独立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度学习算法,该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例分割技术实时分析视频中的不同语义信息,实时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


如今,魔视智能已与赛灵思芯片原厂建立深度合作,以低成本、可量产的方案推动前视自动辅助驾驶产品落地。合作名单中,上汽、长城汽车、比亚迪、北汽、一汽……国内一线车厂不少制造商赫然在列。


今天,智能驾驶单目前视ADAS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在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得到了客户认可,成功进入前装和后装市场。同时,公司通过前款设备的量产已经掌握了汽车电子设备的设计、验证、生产和交付的全过程,已具备汽车电子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在虞正华看来,深度学习算法上的优势+嵌入化芯片的优势+落地化,将复杂的深度学习算法通过优化的人工智能引擎,部署在嵌入式的芯片上,再加上汽车产品化的设计能力,魔视智能将梦想变为了现实。


2018年,在公司产品发布会上,重要合作伙伴美国赛灵思前来站台,而虞正华也受邀参加对方的开发者大会进行演讲。


人工智能 风就在这方向

 

微信图片_20190528172427.jpg

左一为虞正华博士

 

作为联合创始人,虞正华曾任澳大利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NICTA)高级研究员,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生导师、摩托罗拉澳洲研究中心高级主任研究工程师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等职;联合创始人之一首席科学家沈春华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机器学习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著名专家……很多成员来自专业领域,且均有建树,履历闪闪。


这样一群人,又是怎样的机缘,走到一起?


“惺惺相惜,其实有两个维度背景,一是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家,二是汽车电子的专家,”虞正华坦言,团队凝聚最核心一点,很简单,那就是对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产业的共同认知,对前景的认知。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从技术上已到了一个突破临界点,原理性的技术突破到量产落地的实际应用,自动驾驶带来的是人类交通出行方式的变革,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在人类历史上肯定是一个风口,很多应用和潜力还未被充分挖掘出来。未来,对很多行业将有革命性改变。”虞正华补充,最近一年,行业对此也有了很多反思。


前两年纯粹的概念一度火热,而最近一年,基本都是和行业场景结合,期望真正发挥价值。目前,风就在这方向!


瞄准自动驾驶视觉感知布局国内,魔视智能看中的仅是快速增长的市场吗?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新车销量将2808万辆。自动驾驶汽车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集大成者,汽车是标准化的产品,芯片在汽车中核心功能一致。


而芯片从来都是和量挂钩。如果有足够支撑的量,有应用场景自然会有价值。结果,自然可以培养出芯片供应商,必然会促进国内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上,国外一向很重视,并不断在更新迭代。虞正华认为,国内很多企业基础很好,一些创业公司已走在国际前列。扎根中国创新创业,优势显而易见。其一,国内很好很大的应用场景;其二,国际供应商和国内供应商相比,国内更有优势。


一句话,国内人工智能芯片有机会!


事在人为 上海弯道超车有戏

 

微信图片_20190528172630.jpg

魔视智能亮相2019上海车展和第七届上交会

CSITF,展示“基于360全景环视和超声检测融合的自动泊车方案”


魔视智能总部落子上海张江,这步棋背后亦有深意。


这里是人才的高地。“在上海,要想招到合适的人才并不难。”从最初创业的15人到如今的100多人,整个团队人员来自天南地北,还有十几个成员来自海外。


没有996的工作硬性规定,但遇见紧急的项目,团队成员都会主动请缨。有时候,忙起来,连虞正华三四天内睡觉也不超过十个小时。即便这样,团队一直很稳定。“这因为大家对事业的高度认同。再加上激励机制,把公司发展和个人发展相关,一起做好。”


这里有开放的研发公共平台。“有的研发仪器设备只用一次,或者几个月用一次。买需要几十万。”不久前,公司使用了上海一个平台检验数据。不过,有些标准测试还要移师重庆,目前上海还没有类似的专门场地设备和资质。


这里是经济腹地的中心。长三角产业聚集,上海辐射华东地区,中国经济从体量上看,这里显然是最重要的地区。


汽车产业本身非常依赖供应链,整车厂零部件依赖供应商,供应商再有二级供应商,长三角区域分布了不同的供应商,形成了为整车厂服务的一个完整体系。因此,长三角一体化中,汽车产业尤为典型。


总部位于上海的上汽和蔚来、浙江吉利、安徽江淮奇瑞、南京拜腾……从产业资源整合上,一些核心的尖端的研发设在上海;一系列生产制造供应商在上海郊县和长三角周边,汽车产业带动长三角效果明显。


“这对硬科技企业是很有力的推进,二级市场退出通路宽了,一级市场更好。”虞正华一直在关注科创板,准备恰当时机考虑申报。


“人工智能发展是一个中长期行为。技术在发展、落地、和传统行业结合需要周期,研发投入比较大,期望上海在政策上能继续加大对研发的培育。”近年来,上海支持人工智能的政策陆续出台,这让虞正华深受鼓舞。


当年澳洲政府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景,集国家力量建设,依托大学科研资源,研究院很强的诉求,将这种信息技术应用到很多的场景之中,注重技术转化,成功孵化出很多公司。


曾在澳洲国家信息通讯技术研究院工作所看到的模式,给了虞正华很多启示:上海如果把资源都调动起来,在人工智能方面一定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如何超车?虞正华有着自己的看法:最好的方式是鼓励创新创业!创新技术很难从大公司里诞生,一般创新都是从创业公司里革命。因为,大公司顶多设置一个部门,很难找到顶级人才;决策权和利益分配上,也会有很多束缚。不管是政策引导基金,还是社会创投资金,虞正华希望上海有更多的创投资金予以支持。


“务实,事在人为!”虞正华坦言,如果这可以算做自己座右铭的话,那就是。


接下来,魔视智能计划要在上海建立新的研发及测试中心。后面几天,虞正华忙着要考察长三角几个城市,服务更多的客户。


对于虞正华而言,现在忙得几乎没时间再去追最新的科幻电影了。不过,他目前所做的努力,在很多人眼中,也算得上是一部科幻大片!